中非农业合作的桥梁,非洲农业发展的伙伴

A Bridge for China-Africa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a Partner for Africa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非洲故事---疫情期间诞生的“蔬菜王”

来源: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2-04-14 09:00

 

  作为一名资深农业专家,“蔬菜王”王学民从2003年来到非洲尼日利亚已经将近十七个年头。十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公司所在尼日利亚西北部凯比州瓦拉农场,负责农场和外包种植户水稻种子生产和管理。他独创的水稻撒播技术,使当地农民水稻产量从每公顷不足2吨大幅提升至6吨左右。当地社区为表彰他为当地农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授予了他名誉酋长的称号,更是有央视《致富经》栏目来尼日利亚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

 

IMG_256

 

  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然爆发,很快席卷全球。2月下旬,尼日利亚出现首例确诊病例,随后尼日利亚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病毒感染者,到目前为止累计确诊5万多病例。尼日利亚首都区政府颁布了封城等一些列防疫措施,为首都阿布贾中国同胞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困难,尤其是上市场买蔬菜,无疑大大地增加了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为此,公司决定利用阿布贾农业园区的土地大力拓展蔬菜业务,为阿布贾的中国同胞们供应蔬菜、水果及其他必要的生活物资。由于蔬菜品种少,数量不足,无法稳定供应,导致客户群体过少和不稳定。为搞好蔬菜种植,他开始大胆尝试一系列的改进工作。

  首先,王学民亲自到营地的两个菜园去查看蔬菜种植情况,根据客户需求,组织营地当地雇员合理分块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将自己掌握的蔬菜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们,并加强田间管理。经过这一系列操作,菜园在短时间内就有了改观,就连菜地的边边角角也被充分利用了起来,各种蔬菜长势喜人。

 

IMG_257

     

  其次,针对公司自有蔬菜品种有限的情况,王学民安排当地雇员到阿布贾多家蔬菜农场和批发市场考察,筛选出品种多样、质量可靠和供货稳定的供应商为公司供菜。这样一来,蔬菜的种类一下子就从十几种提高到近六十种,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对蔬菜品种多样化的需求。由于多家供货商相互竞争,公司合理的蔬菜价格,相比市场售价也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客户之间的口口相传,所建蔬菜群的客户数量很快就激增至原来的六倍,蔬菜营业额也逐月上升。

  然而,蔬菜客户数量的快速增多也加大了销售的工作量。订单多的时候,王学民每周要配送近3吨蔬菜,需要三辆车连续两天才能送完。把近60余种蔬菜按需供应给众多的客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操作过程,从收集订单、备菜分装、制作发票,到协调运输等等。这么多工作,他无法全部亲力亲为,只好24小时拿着手机,随时进行电话沟通,及时解决蔬菜挤压变坏、错送漏送等各种突发问题。

 

 

 IMG_258

       

  蔬菜销售的每项工作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比如,单单制作电子发票就至少需要耗费四五个小时,有时他不得不加班,忙至凌晨两三点钟。为提高工作效率,他组织其他年轻同事一起参与,分工协作。经过群策群力,很快就设计出新的电子发票模板,并找到几秒钟就可以搞定一张发票的快速操作方法;还根据客户在阿布贾的住址对其命名和编号,这样不仅方便在微信群里寻找客户,统计订单,更便于司机分区送菜,节省时间,避免之前漏送错送的情况出现,及时准确地将蔬菜送到每个客户家中。

  此外,为了保证大家安全,他还给送菜的司机配备了口罩、一次性手套和消毒液,严格要求他们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与外面人员的接触,采用无接触方式送菜给客户,确保了自己和客户的安全。疫情期间,他和同事已经给阿布贾地区超过150家中国企业送菜,基本满足大部分中国同胞的蔬菜需求。 

 

IMG_259

 

  疫情期间,蔬菜这个“大事”全落到了王学民的头上,有时候忙的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水都没时间喝。不仅要抓蔬菜的种植、销售等,还要保证大家安全。可尽管这样他却感到很充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要能把蔬菜业务搞起来,忙点累点也很开心,就怕忙而无获。作为一名老Master(尼日利亚当地员工习惯称呼中国人为Master),王学民用实际行动把自己并不擅长的蔬菜业务经营得和他的主业一样出色,给同事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平时大家都叫他王专家或者王老师,而现在看来大家还可以称呼他为“蔬菜王”,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IMG_260

 

公司业务